唐珍收藏
收藏鉴定有唐珍

1775年作 金陵十景图册 设色纸本 册页 拍卖记录_拍卖价格

拍品编号:0018

估价:

成交价:83,780,000

拍卖时间:2019-11-24 下午14:30

拍卖地点:香港君悦酒店(湾仔港湾道1号)

拍卖公司:华艺国际

1775年作 金陵十景图册 设色纸本 册页

作者:董诰 (1740~1818)

简介:皇家气象 石渠珍品
——董诰典范巨制《金陵十景图册》
被乾隆皇帝誉为「第一金陵明秀山」的栖霞山,位于文化古城南京东北方向约40余里处。该山自然风光幽秀,人文古迹较多,曾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之称。山中南朝古刹栖霞寺原系齐代隐士明僧绍住所,后来他捐宅成寺,时名「栖霞精舍」,山得今谓。隋代高僧吉藏在此创立了佛教「三论宗」。栖霞寺唐时与湖北荆州玉泉寺、山东长青灵岩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四大丛林」,明代乃「金陵八大佛寺」之一,香火梵音延续迄今。秋赏「栖霞枫叶」,素为品赏金陵风光之一绝。历代名流墨客慕名沓来,诗画咏叹抒怀。
清高宗乾隆皇帝先后六度南巡,每次必巡幸江宁(今江苏南京)。其中第二至第六次南巡途中均驻跸栖霞山,题写相关诗文百余首、匾额及对联五十余件,御制碑文数块。乾隆帝对栖霞山之喜爱可见一斑。
董诰《金陵十景图册》荟萃栖霞山名胜古迹十处。每开依次画有栖霞山、玲峰池、紫峰阁、万松山房、天开岩、幽居庵、迭浪崖、珍珠泉、彩虹明镜和德云庵。今检清代高晋等撰《南巡盛典》,其中版画图写乾隆皇帝前四次南巡时的沿途景色一百五十五处,有关金陵一带山川胜迹图景就有二十四处,而栖霞山则独占11处。所绘景点依次为栖霞寺、栖霞行宫、玲峰池、紫峰阁、万松山房、天开岩、幽居庵、迭浪崖、德云庵、珍珠泉和彩虹明镜。通过对比,可见董诰此册取景、构图受《南巡盛典》中的版画影响较大。
作为历经乾隆、嘉庆两朝的名臣,董诰品行刚正,平易近人,从政清廉,声誉较高。嘉庆皇帝曾有诗赞:「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庄田。」其才华横溢,著述颇丰,亦善书画。于画初受其父影响、继学「娄东派」画风,由此上及王时敏、董其昌,追溯董源、巨然等五代以降诸大家。书法主要得助于东晋「二王」影响,兼及宋代苏轼、米芾,元代赵孟 等名家。清代秦祖永《桐阴论画三编》将其作归入「逸品」之列,赞誉「雅秀绝尘」,小幅画作「笔墨潇洒,思致清逸」;清冯金伯《墨香居画识》称其作「闳深渊懋,浑厚精微……实足继往开来」。清蒋宝龄《墨林今话》曰,董诰每每「寄情尺幅寸缣,得者奉为珍璧」,时与其父有「大小董」雅称。
此册开篇之作「栖霞山」,全景式地再现了这一带的旖旎风光。但见栖霞山雄峙长江南岸,漫山遍野苍翠葱郁,清澈幽碧的涧流汩汩,古刹栖霞寺就伫立于山峦环抱之中。画面右侧的东峰(亦名「龙山」)形如卧龙戏水,中峰(亦称「凤翔峰」)乃该山主峰,远观酷似凤凰展翅翱翔,而左侧的西峰(俗称「虎山」)颇像伏虎拜月。山中还有品外、白鹿、白乳等名泉……远方万里长江东流,岸坡丘岭相接,意境辽阔空,气象万千。
第二开所绘「玲峰池」,位于栖霞山中峰腰间。史载当时「孤亭」,与石梁遥对。群山万壑中,一泓湛然,可鉴毫发」。画家笔下的峰峦起伏,树木蓊郁,亭阁伫立,右侧即为王冠峰,远近烟岚缥缈,秀色可餐。人们澄怀味象,心情十分愉悦。
第三开「紫峰阁」,位于该山中峰之麓。这里「群峦环绕,皆轩翔耸拔」,远观秀峙如锥,紫峰旁原有云根泉,「清澈可鉴」。石壁间的山泉飞泻,峰下一泓清水粼粼闪烁。左下侧为无量殿,内有明僧绍之子仲璋依山雕凿的无量寿佛及二菩萨像,附近还有驰名华夏的千佛岩。
第四开「万松山房」,所绘景致位于该山主峰的半山腰。栖霞山麓多生松柏,「此尤蓊蔚」。每当山风谡谡吹过,万壑苍松鸣涛,绿荫丛中还有崇台杰阁。从中可见,此间「最为幽胜」。
第五开「天开岩」,所绘天开岩位于该山中峰右下侧。因为周围岩石突兀奇峭,「中通一线,仄境森沉」,宛若天开一般,故而得名。南唐徐铉、徐锴,北宋张稚圭等名士皆在此留有题刻,还有晚明吏部侍郎杨时乔摹写南岳衡山祝融峰上的禹王碑(亦名「岣嵝碑」)石刻。映入眼帘的山岩矗立如屏,「真有巨擘灵山之势」,杂树翠竹互映,小桥流水敞轩,禹碑亭就处于此间。
第六开「幽居庵」,所绘景致也位于该山中峰右下侧,毗邻西峰。但见该庵数楹量笏,周围苍松、翠竹掩映,山泉淙淙流淌,宛若世外仙境。「洞壑深幽,以此为最」。
第七开「迭浪崖」,所绘迭浪崖处于该山西峰一侧。但见层崖,乱石错落,远远望去呈高低起伏之状,恍惚「大海潮汐,波澜万迭」,因而得名。崖下有见山楼及回廊,用于游人流连观览,还有小桥涧水,甚为清幽。此处也是「西峰最胜之处」。
第八开「珍珠泉」,所绘景致位于该山桃花涧旁。珍珠泉名冠栖霞诸泉之首,也是「金陵二十四名泉」之一。但见泉自石间涌出,历涧而下,相传游人观赏每每拍手呼笑时,泉中便会「白珠点点上浮,晶莹可玩」,故得泉名。右侧即为般若台,原系明初僧人智旷构筑,一度较富盛名,不过后来圮废。晚明万历僧人慧光好友、歙县处士王寅乐善施好,宣导捐资复建。
第九开「彩虹明镜」,所绘景致堪称「栖霞山第一胜境」。彩虹明镜亦名明镜湖,位于该山门内不远处、三会殿的西侧。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两江总督尹继善为迎驾皇上南巡而凿,以蓄桃花涧等上游来水。「就水为亭,仿佛明圣湖边风景」,还有怪石堆迭,间以扶栏曲桥相连。湖畔杨柳轻拂、杂树环绕,一泓明镜清幽,为栖霞山平添了几许灵秀之气。乾隆帝第二次南巡江宁时首次驻足该山,欣然赐予景名。
第十开「德云庵」,所绘景致处于该山西峰之麓、临近桃花涧。但见德云庵畔幽篁环绕,清荫弥漫,涧水屈曲环流,潺潺而过。前冈挺立九株松,「飞翠盘空,参云翳日」,环境幽雅宜人。
董诰在《金陵十景图册》创作中,主要通过「三远」法构图,远近疏密有致,景物彼此映衬。基本以中锋入画,兼施侧锋,用笔潇洒有力,浓淡干湿皆有,勾勒皴染不拘一格。画家不但追求物象的形似,而且重在表情达意,宣抒个人心境。所作山石逸笔草草,或披麻、解索皴,或折带、米点皴等,又参以浅绛、青绿、水墨,烘染山石、树丛和云霭,略以赭红、桔黄点染秋叶,使得水墨色相互交融,画面变化多端,气韵生动秀润,意境幽雅清谧、开阔深远。如像第一开「栖霞山」,图式结构平中见巧,富有小中见大之势;再如第三开「紫峰阁」、第五开「天开岩」,所绘苍朴奇峭,挥毫之间掺揉了宋画体格;而第二开「玲峰池」、第十开「德云庵」等清秀闲静,浑厚圆润。
此件《金陵十景图册》,各开构思精巧,笔墨隽永,设色清雅,可谓董诰盛年时期的典范巨制。册中每页皆有乾隆帝御笔双题,极为罕见,行书笔酣墨畅,神采焕然,一派皇家气象。君臣二人诗情画意互相辉映,堪称联璧。此作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为藏家深藏数十年后首现拍场,可谓传承有绪,殊堪珍重。

石渠遗珠——关于董诰《金陵十景图册》
董诰(1740-1818),字雅伦,号蔗林、柘林、味菘,浙江富阳人,是清中期著名文臣和书画家董邦达之长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董诰考中顺天乡试举人。次年成进士。殿试名列一甲第三。清高宗以大臣子,改置二甲第一,为传胪,授翰林院庶吉士,并历任礼、工、户、吏、刑各部侍郎。
在乾隆时期的资深大臣中,刘墉遇事模棱圆滑,彭元瑞行为不检,纪昀博学而不明理,只有董诰久任枢廷,勤勉精谨,进止有度,颇获帝心,遂擢拜文华殿大学士,命总理礼部,仍兼户部事。乾隆末年和珅擅权,排除异己,董诰忠贞清正,毫不趋附,嘉庆即位后歼除奸宄、革除弊端诸事辅弼有方,在军机处四十余年,深得重用。并于嘉庆初年充上书房总师傅,累加至太保衔,封骑都尉世职。因平定台湾、廓尔喀并列功臣,蒙恩图像紫光阁。
董诰学问优长,熟谙掌故,才能全面,在清中期宫廷文化方面贡献突出,如他曾经担任武英殿总裁、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充国史三通馆协修等职,奉命编辑《满洲源流考》、《三通》、《皇朝礼器图》、《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续编》及纂修《全唐诗》、监修《高宗仁皇帝实录》等,通过成功的支持和参与这些重要文化事业,董诰得到了干、嘉两代皇帝的器重和眷注。
嘉庆二十三年(1818),董诰上疏以年老乞休,命以太保大学士致仕,在家支食全俸。同年十月,董诰病剧而卒。嘉庆帝御制哀诗,通过「只有文章传子侄,绝无货币置庄田」之句,表达了皇帝对董氏父子的人品、学识的高度赞誉。
虽然董诰以传统文人的科举仕途获得了一生的赫赫声名,但也能够接续家学,秉承和发扬了其父亲在诗文、书画方面的成就,并以此受到上至皇帝,下至文人士大夫的推重,在当时颇有影响。其书法宗「二王」,兼及苏、米、赵等宋元诸家,典雅端庄,宛如其人;山水在承接父风的基础上,泛学元以来大家,尤以师法黄公望、王蒙面貌者为精。
由于董诰高贵的文臣身份,又能时时亲近「天颜」,因此他的大量书法是「进呈御览」或是「奉敕恭绘」的「臣」字款作品,而其用于友朋交游的「文人墨戏」式的作品传世又数量极少。所以,收藏、研究其「臣」字款作品,成为解析其书画的风格演变、文人内涵和历史地位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金陵十景图册》是见于《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续编》著录的「董诰江东撷秀二册」中的下册。著录原文为:「董诰江东撷秀二册。宣德笺本,上下二册。上册十幅,纵九寸,横一尺二寸三分。设色画江宁名胜。每幅标地名,八分书。」其名曰:龙潭、宝华山、燕子矶、后湖、报恩寺、雨花台、清凉山、鸡鸣山、灵谷寺、牛首山共十处。有云:「下册十幅纵横尺寸与上册同,设色画楼台栖霞十景,每幅标地名,八分书。」分别画「栖霞山、玲峰池、紫峰阁、万松山房、天开岩、幽谷庵、迭浪崖、珍珠泉、彩虹明镜、德云庵十景」。现上册已佚。
根据石渠宝笈著录,并不能确认董诰这套描绘南京及其周边名胜风景图册的具体创作年月,而只能根据著录中的记述和现存作品本幅上乾隆乙未(1775)、庚子(1780)的御题诗,大略推断其创作不会迟于1775年。
但查阅《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使我们的这个困惑迎刃而解。在乙未春三月《题董诰江宁名胜图十帧》诗后,乾隆注明「此册乃董诰典试江宁回程所图以献者」,而同在一卷内的《题董诰栖霞十景册》诗后并无小注,且此诗的创作和题写时间与上册相隔一个月,是在此年四月末乾隆赴畅春园向皇太后问安,在畅春园时所作,因此可以判定,《江东撷秀二册》就创作于1775年。但不应忽略的是,上册《江宁名胜图十帧》是董诰在由江宁回京途中所作,而下册则极有可能是其回京后继续完成并在当年四月末进呈御览并蒙御题的。由于题材、质地、尺寸和作品风格相同,方被合为一套装裱,《石渠宝笈续编》则以套册的总名《江东撷秀图》著录。
长尾甲等日人疏于考证,夹板题签含混定名为《董柘林名胜图》是不确当的。
经与御制诗原文对照发现,乙未乾隆《题董诰栖霞十景图》「彩虹明镜」诗注:「栖霞寺门内即此处」;「德云庵」诗注:「尹继善、钱陈群、沈德潜有栖霞倡和诗,曾迭其韵」句;庚子年乾隆《题董诰栖霞十景册》「珍珠泉」诗注:「江总摄山栖霞寺碑称,尹先生记曰,山多草药,可以摄养,故以摄为名云云。此泉复经前督臣尹继善疏剔,亦今古因缘适相同耳」等,在作品上都被略掉了。这主要是由于画面的空间所限,仔细观察作品可见乙未年题诗的位置安排基本是点缀在画意的空当处,且注意尽量不破坏画家留白的完整和意境的营造,题字的布局、大小也显得较庚子年题诗的见缝插针式更为从容、合理。所以,小注的省略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庚子御题,则是乾隆第五次南巡途中,于三月二十六日到达江宁行宫后对景观画重题,也就是说,在出巡时,董诰的这套册页是被乾隆携带身边的。除了这件,乾隆还将明文伯仁《金陵十八景图》也随行携带,在题董诰此册的同时,也在文氏画作上题诗,由此不仅使我们可以领略到乾隆旺盛的诗兴,也说明乾隆对董诰的看重和对这件册页的喜爱程度。
蒋宝陵《墨林今话》曾云,董诰的画弟子众,其晚年忙于公事无暇酬应索画时,弟子常常为之代笔:「秉政纶扉,不暇握管。问应人请,皆门下士捉刀,而公之真本未易见也。」而此件《金陵十景图册》正是董诰三十六岁所作,各开构思精巧,笔墨隽永,设色清雅,既有元人山水的圆润浑厚,又不乏明人山水的灵动文秀,是董诰青年时期典型的亲笔风格,毫无代笔者的行家习气,反映了董诰不囿于家学,更不拘泥前人的高超悟性和笔墨操控力。册中每页乾隆盛年的亲笔双题,亦笔酣墨畅,神采焕然,君臣二人诗情画意相互辉映,堪称联璧。

拍品分类:中国书画>绘画

拍卖会:华艺国际(香港)2019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翰墨归宗 — 中国书画

预展时间:2019年11月22日-23日

预展地点:香港君悦酒店(湾仔港湾道1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唐珍收藏 » 1775年作 金陵十景图册 设色纸本 册页 拍卖记录_拍卖价格
有类似藏品需要鉴定?点击这里开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