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编号:2232
估价:RMB30,000—35,000
成交价:46,000
拍卖时间:2019-11-30 10:30
拍卖地点:北京长城饭店·大宴会厅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0号
拍卖公司:泰和嘉成
简介:五十年代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组刻印
单页1张
提要:许十明,五十年代他创作的国画《江南的春天》、《水乡》等一批作品,先后在国内外展出和出版,得到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国家和江苏省美术馆都收藏有他的作品。一九六零年在全国“文教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王企玫,著名连环画家,代表作有天津人美出版的《林则徐》。沈冠奋,解放前后的苏州美术工作者,参加了由贺野牵头组织的《太平天国在苏州》桃花坞木刻组画的创作。其中他创作的版画为《内应外合》,另有费新我,徐绍青等人参与创作。
走进新时代—新中国木刻艺术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揭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序幕。1929年,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鲁迅先生,擎起了“新兴木刻”的大旗,新兴木刻运动从此以顽强的生命力,迅猛地登上了中国的艺术舞台。随着江丰等一批曾活跃于上海的左翼木刻家来到延安,先后在鲁艺美术系任教,使得鲁迅先生的美学思想和版画理论得以贯彻和体现。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和青年艺术学生纷纷投奔延安,逐渐构成了延安的美术队伍。1938年4月10日,由毛泽东等联名发起的“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之所以要以鲁迅的名字来命名,“不仅是为了纪念我们这位伟大的导师,并且表示我们要向着他所开辟的道路大踏步前进”。(毛泽东:《创立缘起》,1938年4月)。从此,鲁艺成了名副其实的革命文艺的摇篮;同时,延安的革命氛围,也给“新兴木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强劲的活力。
延安木刻艺术的创作活动,在“新兴木刻”的影响下,不仅十分丰富活跃,多次举办展览,而且进步显着,创作木刻成了延安革命时期鲁艺最具代表性的革命美术形态。但是也存在取材面不广,不够大众化的现象,民族新风格尚未形成。
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广大文艺工作者提高了思想认识,纷纷上前线、下基层,深入农村、走群众路线,延安的整个文艺界掀起了一个向民间文艺学习的浪潮。 木刻创作向民间文艺学习,具体表现在木刻新年画的创作实践。木刻新年画的创作有选择地保留曾对中国新兴木刻有过影响的外来技法,并再适当地融合中国传统木刻技法,创造性地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木刻艺术。木刻艺术家们通过木刻新年画的创作实践,不仅密切了与人民大众的联系,而且具体化了木刻艺术创作的大众化,更是表达了明确的社会思想和革命主张。
木刻年画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木刻年画大多先用手工刻版,然后手工套色刷印。具有主题突出、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的艺术特点,具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传统木刻年画盛行于明清时期。其中以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县杨家埠和四川绵竹的年画最为著名。木刻新年画的艺术成就在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达到高峰。解放区刷印新年画始于1939年,是由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自刻自印了两种新年画,分发给农民张贴,受到群众的欢迎。1945年河北石家庄解放,随着革命形势节节胜利,华北大部地区都已解放。1947年,在华北联大文艺学院美术系主任江丰建议下,成立了“冀中年画研究社”,由彦涵、莫朴、姜燕、冯真等进行创作,提供画稿。又从武强招聘多名画、刻、印、裱出众的工人,众多革命美术工作者与武强木刻年画艺人相结合,形成了鲁迅所倡导并推行的新木刻运动在解放区的一支劲旅,异军突起,为新木刻开创了一个辉煌的历史阶段。1948年,在石家庄成立大众美术社,出版多种木刻新年画,受到广大新解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大众美术社作为建国前我党领导的最早的专业美术出版社,为木刻新年画的成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解放后,侯恺带领原大众美术社部分成员参与荣宝斋的公私合营,创作了《新年画选集》,新年画选集共收十七幅作品,作者都是当代美术家,如《清算图》(莫朴作)、《参军图》(洪波作)、《强渡黄河》、《开展民兵爆破运动》(彦涵作),《人民代表选举大会》(力群作)、《豆选》(顾群作)、《改造二流子》(王式廓作)等,都是具有浓郁民间韵味的木刻新年画之佳作。如若将此十七幅作品展览在面前,仿佛就是一部由三民主义过渡到新民主主义的历史画卷。这些作品采用中国传统木版水印方法套色印制。人物刻画生动,木刻技法高超,套色丰富艳丽,代表着当时木刻套印最高水平。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新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和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非常重视新年画艺术的发展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时任文化部部长的沈雁冰起草了文件《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毛泽东批示:“应公开发表。”《人民日报》公开发表此文件,开启了新年画运动,这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指示》一文中指出:“今年的新年画应当宣传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的伟大胜利;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传共同纲领;宣传把革命战争进行到底;宣传工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文件发出后,各地文教部门发动美术工作者就文件中提出的新年画宣传内容,进行了创作,效果显着。1950年初,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即与新华书店总店主办了“一九五○年全国年画展览会”,展出作品309幅。题材内容以反映农村土地改革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主,其次是描写人民革命的辉煌成就。形式上多采用传统木版年画的表现手法。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为奖励新年画创作者,进行了一次评选工作,评选出:甲等奖:李琦《农民和拖拉机》、古一舟《劳动换来光荣》、安林《毛主席大阅兵》;乙等奖:尹瘦石《劳模会见毛主席》、张仃《新中国的儿童》、冯真《我们的老英雄回来了》、顾群《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邓澍《欢迎苏联朋友》、姜燕《支持前线图》;丙等奖:乌力吉图《人人敬爱毛主席》、乌勒吉巴图《建政权 选好人》、徐立森《减租说理》、张怀信《好副业》、墨浪《庆祝胜利努力生产》、任迁乔《提高文化》、黄均《新疆代表向毛主席献礼》、黄胄《人畜两旺》等。在这一时期,广大的美术工作者,遵照文化部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积极投入到新年画创作队伍中来,1952年9月5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中央文化部1951至1952年度年画创作获奖名单(第二届全国年画评奖),一等奖两件:《群英会上的赵桂兰》(林岗作)、《保卫和平》(邓澍作);二等奖四名:《新娘子讲话》(彦涵作)、《毛主席和农民谈话》(古元作)、《中朝部队前线胜利联欢》(阿老作)、《养小鸡捐飞机》(张碧梧作),还有三等奖33件。从第二届年画评奖获奖的名单中不难看出,新年画的作者大都是名画家,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水平也都达到上乘。
新中国木刻艺术以表现社会主义工农业建设和新社会的新人新事以及带有鼓动宣传性的作品为主,生活中的新生事物与作者的新鲜感受和激情,为版画创作带来新的生命与活力,五、六十年代的木刻艺术最大特点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对生活基础的重视以及对群众欣赏观点的适应。因而这时期的木刻创作,大多具有明确的思想主题,浓郁的生活气息,通俗易解的表现形式,使木刻艺术能拥有更多的观众。著名版画家力群、彦涵、古元、邹雅等不仅创作出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如《参加群众大会去》、《劳动人民文化宫》(古元作)《攻破天险》(彦涵作)等,还到荣宝斋向木刻艺人传授创作经验,指导木刻创作。
木刻新年画作为新中国木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版画史乃至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在随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新年画遭受严重挫折,失去了原有的光彩。而木刻年画这一艺术形式也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退出为民间大众服务的实用美术市场,进入了收藏品市场。虽然木刻新年画作品以其艺术性、文献性受到藏家的喜爱,但解放战争时期成立的大众美术社、华北美术社、华大美术工厂创作的木刻新年画,由于创作于战争年代,年画又是贴在墙上的艺术品,每年都要更新,所以留存下来的很少。荣宝斋新记出版的《新年画选集》,虽然在艺术水准上已超越了历代木刻年画,但据《中国木版水印概说》(1999年9月,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书记载,在当时由于制作耗工费时,售价较高,销售情况并不良好,所以荣宝斋1953年开始改变经营方向,以复制古今名人字画为主,木刻新年画遂成绝响,流传下来的作品也为数不多。过去对木刻新年画作品搜集工作也不够重视,大批佳作都已散失,存世种类百不及一,只有一些散见于期刊杂志或美术作品集中,原作存世稀少,品相好的更少。以致著名年画学者王树村在《中国年画史》一书中发出“民间艺人绘制的新年画……这类作品已不可得”的感叹。在美国以及欧洲等国家的博物馆中,中国木刻年画的收藏相当丰富,而国内收藏者对木刻年画的认识近年来不断提高,随着人们对其收藏价值了解的不断深入,木刻新年画的收藏价值将会被逐渐挖掘出来,市场表现也会越来越好。
拍品分类:西画雕塑>版画
拍卖会:2019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古籍善本·金石碑版
预展时间:2019年11月28日 9:00-20:00
2019年11月29日 9:00-18:00
预展地点:北京长城饭店·大宴会厅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