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珍收藏
收藏鉴定有唐珍

清乾隆 仿古青铜饕餮纹瓿拍卖记录_拍卖价格

拍品编号:2081

估价:RMB320,000—500,000

成交价:流拍

拍卖时间:2020-01-03 上午9:00

拍卖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三层

拍卖公司:中鸿信

清乾隆 仿古青铜饕餮纹瓿

简介:说 明:此件瓿方唇口向内侧倾,束颈,圆肩鼓腹,其下高圈足向外侈。瓿满工而作,纹饰繁密,颈部装饰弦纹两条。肩部有三条扉棱,另有三个兽首间隔分布。兽首为外卷角兽面纹,高浮雕,双角占整个比例的一半。角有两重,层迭而起,外圈有“T”字型纹,内圈阴线勾勒。双目圆睁,阴刻弯眉,口部阴线内卷。兽面两边装饰长冠龙纹,龙首仅有一臣字目,眼睛突出,上有花冠前伸下垂,复又弯曲上卷,边缘有一个个凸起的鳍。龙口朝下,身躯纤细,向上蜿蜒,尾部下卷。单爪支地,与口齐平。龙纹轮廓线略加粗,空隙填以云雷纹,主纹地纹处同一平面。
颈部与腹部之间有空隙一道,腹部上部作云雷纹一周。上有六条扉棱,三条分隔三个兽面主纹,三个为兽面鼻基线。兽面作曲折角形,角根在下,向上曲折而下,再向外弯曲而上翘,弯曲之处皆作方折形。兽面臣字目占据整个兽首,身躯纤细,与角粗细相近,下部为爪,上有立鳍,尾部上扬,末端下卷。兽面两侧有头下尾上的龙纹辅助。龙纹与兽面身躯、角、足、鳍、尾内有大云雷纹,地纹作细密的小云雷纹,两者同高。兽面轮廓加粗,以区分主纹地纹。在商代早期及中期,青铜尊、觚等圈足多有大十字方孔,这一设计与青铜器的陈列方式密切相关。商人席地而坐,器物亦多置放地上,圈足底部的狭边配置便是有力佐证。潮湿的地面极易使青铜器底部发生锈蚀,因此圈足根部开孔,促进通风透气,可延长铜器使用时间。至商晚期前段,开孔越来越小,后期则消失,或演变成装饰的一部分。此青铜瓿象征性地开孔规则小巧,即延续前代特征。
多数瓿的高度在16到20厘米之间,本件乃瓿中大器者。日本泉屋博古馆藏有商晚期兽面纹瓿,高32.8公分,径29公分,采用主纹地纹不分的装饰技法为之,仅突出兽目,无扉棱和浮雕兽首,装饰工艺较本件逊色。大英博物馆也藏有一件同时期兽面纹瓿,高20.3厘米,径28.9厘米,作三个兽首,腹部三条扉棱,体量较本件为小。对比可知,诸如妇好墓以及湖南宁乡黄材所出王侯级别的瓿,方有肩、腹、足满工装饰,出多条扉棱,并附高浮雕兽首点缀。此件在体量、装饰上无不上乘,为殷墟二期青铜瓿的顶级之作。

来 源:
1.传为民国金石学家王国维旧藏
2.美国银行家David Boshen旧藏

瓿,又称瓮、甂。在先前典籍及金文中,并无“瓿”字。汉代以来,对瓿的描述定义众说纷纭。《说文·瓦部》解释:“瓿,甂也,从瓦咅声。”又云:“甂,似小瓿,大口而卑,用食,从瓦扁声。”认为瓿是大口而卑的容器。《方言·五》有:“甀、瓮、瓿、甊、罂也,自关而西,晋之旧都河汾之间,其大者谓之甀,其中者谓之瓿、甊,自关而东,赵魏之郊谓之瓮,或谓之罂。”《广雅·释器》则记甀为“瓶也”,瓿和甀是同类器,仅有大小区别,都是广口大腹器。《周礼·天官·凌人》郑玄注鉴云:“如甀大口以盛冰。”言鉴的腹部很大,但是口部也很大,可以盛冰。因此,敛口而大腹的容酒器,当称为瓮。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云:“瓮,罂也……然则瓮者,罂之大口者也。”《急就篇》谓瓮是可盛酒浆米粟之器,又作瓮。《仪礼·既夕礼》有:“瓮三”,注云:“瓮,瓦器,其容一斛。”据此可知其容量与罍相同。瓿是习惯叫法,即大口广肩圆腹的大体量礼器,用以盛放酒或水浆,又可称瓮,较小者可名甂。
瓿在商代早期晚段开始出现,1968年,郑州二里岗出土一件兽面纹瓿,高24厘米,口径13.1厘米,现藏郑州市博物馆。口部微撇,高颈,折肩,圆腹,下有高圈足。颈部装饰弦纹两条,腹部装饰兽面纹带,下有两条弦纹,圈足上开有大十字孔。无独有偶,1960年郑州白家庄也出土一件兽面纹瓿,此件为商代中期,较前者略晚,高16厘米,口径11.4厘米,现藏河南省博物院。同样作微撇的口部,高颈部收束,折肩,鼓腹圆底,高圈足。颈部有对称的半环形鼻,并有两条弦纹为装饰。腹部作兽面纹,圈足有十字形方孔。由这两件目前所知最早的瓿可以看出,其造型与纹饰一直延续到殷墟时期。究其本源,瓿或许和当时流行的大口尊有着传承关系:大口尊的颈部以下与瓿基本一致,仅口部较高且外侈。瓿自商早期后段出现,大约流行至商晚期前段,当青铜罍普遍使用后,便消失不见,存在时间极为短暂。在殷墟二期的妇好墓中,出土有青铜瓿,同时也有青铜罍。在年代稍后的遗址、墓葬中,便不再有两者并存的现象。因此,青铜瓿属数量稀少的珍贵门类,多在世界著名的博物馆或顶级收藏家之手。

拍品分类:青铜器

拍卖会:2019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饕餮—“海外回流重要器物”专场

预展时间:2020年1月1日-2日

预展地点: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唐珍收藏 » 清乾隆 仿古青铜饕餮纹瓿拍卖记录_拍卖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