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编号:0123
估价:RMB15,000—20,000
成交价:17,250
拍卖时间:2019-12-17 下午2:00
拍卖地点:北京伯豪瑞廷酒店五层
拍卖公司:北京影易
简介:作品简介:为侵华时期日本考察团在中国蒙古、大同、张家口拍摄的名胜古迹与风景民俗影像。内容包括在大同与张家口地区进行佛造像以及建筑考察影像。如大同云冈石窟、石佛寺、九龙壁、张家口云泉寺、普佛寺清真寺、朝阳亭等。内蒙地区的影像也是极为丰富,内容包括,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主席德王的府苑、蒙古包等住所,以及蒙古地区游牧业与矿产业的生产影像。此本相册均为原底洗印,清晰度极佳,品相完好,民国时期蒙古与张家口地区的影像十分稀少,此本相册是研究这两个地区历史建筑与人文发展的珍贵原版照片。
考察的影像
影易拍卖
自摄影术发明以来,神秘的中国成为了西方摄影者的“新大陆”和新兴摄影技艺和摄影才华最大的实验场。随着在影像科技快速进步,摄影不仅成为一种容易掌握、更加便携,以及更高素质的视觉记录手段,也逐渐演变为一种更为科学的研究方法,并逐渐在各学科中受到重视,普遍使用,甚至成为了军事调查的重要手段。
在国内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进步,摄影收藏的出现,以及对影像史料价值的认识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视觉考察的史料浮出,被发现被“重拾”被“回归”。以出现在国内拍卖市场的德国动物学家卫格德旧藏的中国川藏地区考察影像及手稿为例,这不仅是一份十分完整且珍贵的“发现大熊猫”的原版资料,而且反映了民国政府对外国人在华探险、考察行动的限制和管理。当时新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发布了“管理外国人在华学术考察活动的规章制度”。卫格德带领“美国费城科学院科考队”和斯文·赫定带领的“西北科学考察团”都为当局政府要求,接受随派的中方学者同行。其中教育部对卫格德一行的要求中还包括 “在中国境内所摄之照片及活动影片,凡有关我国之风土人情者,须先经本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审核准后方得运出国外,或公开展览或爱报章杂志刊布”。
来华的外国探险者中,既有在科学考察中做出了重要成果的卫格德,也有“摄影的马可·波罗”的约翰·汤姆逊(John Thomson),还有“除了照片,什么都没有带走的”威廉·埃德加·盖洛(William Edgar Geil,1865-1925),有发现楼兰古城的斯文·赫定(Sven Hedin),有将香格里拉和纳西民俗介绍给外界的约瑟夫·洛克(Joseph Charles Francis Rock),还有盗取了敦煌文物的奥雷尔·斯坦因(Aurel Stein)等。不得不提的是对我国进行了最为全部系统考察的是日本,他们自1894年的甲午战争之后,就开始向中国派出了探险家和学者,收集包括天文、地理、矿产、森林、地质、水利、社会、历史变迁等资料,出版了大量的考察影像,他们出版名目繁多的印画系列,以唤起人们对中国的关心,为侵略创造舆论环境。其中以成立于日俄战争之后的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和出版的《亚东印画》为甚。2014年,我们曾以“日本来华影像考察的研究”为题,探索了日本侵华期间曾设立名目繁多的调查机构,该研究还将长久地继续进行下去。
其实早期来华考察的外国人,或多或少都带着殖民主义的基因,而且各种考察也从个体的、偶然的私人影像采集发展成为有目的、有体系的视觉记录。这些现象激励了中国本土的有志之士和知识分子去积极参与科学考察和探索。比如良友摄影考察队,孙明经、曾氏兄弟艺术社等。
虽然考察影像的初衷多种多样,但无论目的明确的科学考察,还是私人化的自由记录,甚至是带有侵略意味的满铁调查,客观上为中华民族留下了详实且原始的影像,具有多维度的研究和开发的价值,在迅速变化的中国更显珍贵,因为多数已成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宗教、教育发展的珍贵资料。
影易拍卖将进一步梳理和挖掘“考察的影像”,让珍贵的视觉史料得以再现。这些交织了历史、学术、社会、甚至政治的考察影像,虽不一定艺术,但常常有着比艺术更丰富的价值维度,值得国人来关注、挖掘、梳理和研究。
拍品分类:古籍善本>舆图照片
拍卖会:2019年秋季首届拍卖会
拍卖专场:影像专场
预展时间:2019年12月15日-16日 上午9:30-下午7:30
预展地点:北京伯豪瑞廷酒店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