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编号:0024
估价:RMB550,000—700,000
成交价:流拍
拍卖时间:2019-12-17 下午2:00
拍卖地点:北京伯豪瑞廷酒店五层
拍卖公司:北京影易
简介:作品简介:此本相册共计收录清末中国各地蛋白照片89张,均为8×10尺寸。其中包括35张托马斯·查尔斯拍摄的北京各地景观,其中包括贡院、黄寺天王像、观象台浑天仪、北京鼻烟铺、骡轿、黄寺山门、天坛圜丘、驼队、香店、长城、十三陵、街头乞丐、卢沟桥、崇文门内大街、北京城墙等。全景展现了1870年代的京城风貌。也是国内拍卖市场首次出现如此完整的查尔德作品。26张华芳照相馆拍摄的广州风景建筑民俗影像、其中包括维港全景、香港跑马场、香港总会、太平山全景、香港植物园、沙面、赤岗塔、台风毁坏的民居、桨栏街景、南海神庙、贡院、刑场等广州、香港等地的地标建筑以及剃头匠、小脚、算卦摊、吸大烟、穿蓑衣的男子等民俗影像。还有耀华与威廉·桑德斯13张上海地区影像,雅真照相馆拍摄的处决南武号海盗影像2张。另有未知摄影师拍摄的天津,北京等地影像13张。此组相册照片绝大部分为中国摄影史当中的名家名作,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均为原底晒印,清晰度佳,品相完好。为国家博物馆级藏品。
托马斯·查尔德—镜头下的皇城
影易拍卖
托马斯·查尔德,1841年1月出生于英国什罗普郡(Shropshire)一个工程师家庭。1870年6月,查尔德告别家人赴中国担任清朝海关总税务司驻京燃气工程师一职,他出发时携带了一套湿版摄影器材,先抵达香港、上海后,最终于1870年8月27日抵达北京,此后开启了他长达二十年的北京摄影之旅。
查尔德到北京后不久,即开始学习中文,最终达到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的程度。除了忙于海关的工程师工作外,他还大量利用业余时间忙碌于拍摄工作,并在寓所附近搭建了一间摄影室,兼职为在京的外国人和中国的富裕阶层拍摄肖像。1871年3月,他在致家人的信中写道:“明天我要打开设备开始拍照了。我特别想给他们拍张合影,而且北京没有其他的照相器材店,我这里是独一家……”可知,查尔德除了兼职拍摄工作外,还向在京的中外业余摄影师销售摄影器材和化学药品。当时的北京已经有不少业余师在拍摄照片,不过,还没有出现商业照相馆。
在北京工作期间托马斯·查尔德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拍摄了北京及周围的建筑和风景,尤其是圆明园和颐和园的残迹,留下了它们被彻底摧毁前的宝贵影像。托马斯·查尔德是采用玻璃湿版照相工艺来摄制这些照片,但他的摄影作品质量不论从构图、光线运用、蛋白照片印制水平来说,在当时都已经达到了很高水平。更为珍贵的是,托马斯·查尔德的照片一般都有其亲自签名,标明时间和地点,有的照片背后还有其印章,印章上有手写编号,表明此张在北京系列照片的序号,这在早期的摄影师中是十分少见的。这些资料为我们考证作品的拍摄时间、地点和拍摄者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据目前发现的作品看,查尔德作品的拍摄地点均在北京及其周边,未发现在其他地方拍摄的影像。尽管查尔德刚到北京后,就开始了摄影活动,并且在离开中国前的最后岁月仍在坚持拍摄,但现存照片的拍摄时间大多集中于1873-1880年。不仅名胜古迹和城市建筑,查尔德的人像摄影也独树一帜,镜头下的百姓表情放松自然,不似清末很多照相馆人像那么死板僵硬。从《远东》杂志1877年7月号刊登过印有查尔德作品的广告清单来看,近两百张的作品几乎涵盖了北京所有的地区,可以说是19世纪亚洲城市摄影记录中最为完整的一部作品。
查尔德是清末中国最为重要的西方摄影师之一,其长达20年的北京拍摄生涯,较为完整地纪录下清末时期皇城的风景、建筑和人文景观。他留存于世的摄影作品是中国影像收藏市场中最受热捧的藏品,他所拍摄的圆明园、颐和园旧影一组六张,曾拍出九十五万的天价,长期占据着中国影像拍卖市场的成交纪录。
拍品分类:古籍善本>舆图照片
拍卖会:2019年秋季首届拍卖会
拍卖专场:影像专场
预展时间:2019年12月15日-16日 上午9:30-下午7:30
预展地点:北京伯豪瑞廷酒店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