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珍收藏
收藏鉴定有唐珍

明宣德 青花缠枝番莲纹碗拍卖记录_拍卖价格

拍品编号:0028

估价:HKD1,200,000—1,800,000

成交价:7,552,000

拍卖时间:2019-10-05 下午18:00

拍卖地点:香港万丽海景酒店8楼美景阁

拍卖公司:香港众会

明宣德 青花缠枝番莲纹碗

简介:来源:伦敦苏富比,1999年6月16日,拍品790号

明代宣德时期为宫廷烧造的御用瓷器是中国瓷器制作的高峰,为历世名品,后世楷模。宣德时期,在皇家的主导下,运用进口的青花原料,通过制作和烧造技术的完善,加之鲜明的艺术特征,成就了在中国陶瓷史中最为杰出的青花瓷器,使其自降世以来一直被历朝历代竞相效仿。宣德时期御器厂的质量控管非常严格,在景德镇御窑厂宣德地层出土的大量残品便揭示了当时严格的质量要求,任何一件无法达到标准的器皿皆被摧毁掩埋。宣德官窑优良的质量和品类纹饰的多样性体现了宣德皇帝本人的艺术品味和追求。宣德瓷器的胎体低钙高钾,透光性高。釉层盈润,釉下青花的描绘更于此时期获得了完全掌握。
本品形制为宣德时期典型式样,选用上等进口苏麻离青,青花发色淡雅柔和,极其纯正,是在这一时期极为稀见的,为同时期作品中属发色最为上乘的佳作。其釉汁肥厚莹润,主体缠枝莲纹线条流畅简洁,所绘花叶生动传神。
宣德皇帝勤政尚儒,天下太平富裕,并深受其祖父永乐帝崇信佛教之影响,永乐始筑之佛教寺塔,宣德续建,多告竣工,如南京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宝塔,永宣二朝并有施工,终于宣德年间完工。此时景德镇御窑厂造瓷亦显藏传佛教影响,宣窑礼器多以青花瓷取代前朝单色白瓷,青花则绘缠枝莲纹、莲瓣纹及佛狮、八吉祥等图案。缠枝花卉与卷叶纹饰乃借鉴西方,自地中海国度经由古印度、中亚,而传至中国,始用于佛教建筑或石雕纹饰,渐作于祭祀银制礼器,最终成为瓷器纹饰。
本品所书款识的粉本应出自当时大书法家渖度之手,渖度的书法深得圣意钟爱,宣德皇帝常以之为师,故《万历野获编》赞宣德皇帝的书法“学颜清臣,而微带渖度姿态。”渖氏对明初宫廷文化生活影响颇大。明焦竑《玉堂丛话》卷七“巧艺”条记述:“度书独为上所爱,凡玉册、金简,用之宗庙朝廷、藏秘府、施四裔、刻之贞石,必命度书之”。 今审渖度著名墨迹《张桓墓碣铭》中的“宣德”、“年”三字与瓷器上的款式如出一人之手,无论其点之大小,划之长短,运笔之轻重,间架之疏密均非常相像,可见宣德瓷器上的年款是由渖度书写后,再交工匠临摹上瓷的。
宣窑青花瓷器非凡的工艺水平使之在明代就已十分珍罕。嘉靖朝谢肇浙于《五杂俎》赞曰:“宣窑不独款式端正,色泽细润,即其字画,亦皆精绝。”“惟宣德款制最精,距今百五十年,其价几与宋品矣!”正因如此,宣德御瓷备受历世追捧,一直身价不菲,明田艺蘅《留青日札》中惊叹“宣德之贵,今与汝敌!”时至今日,宣德青花御窑作品即使是在世界各大博物馆也是重要藏品,而能为私人拥有的则更是如凤毛麟角。

参阅:
1. 香港苏富比,2019年4月3日,拍品0010号,明宣德 青花缠枝番莲纹盌,“大明宣德年制”款,直径17.3厘米,成交价1097.5万港币
2. 明宣德 青花盌,直径17.3厘米,《大英博物馆藏中国明代陶瓷》上册,收录于霍吉淑着,故宫出版社

拍品分类:陶瓷>明代青花瓷器

拍卖会:香港众会2019年首场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丞斯—合缘共生珍选雅玩专场II

预展时间:2019年10月3日-4日 上午10:00-晚上20:00
2019年10月5日 上午10:00-下午15:00

预展地点:香港万丽海景酒店8楼海景厅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唐珍收藏 » 明宣德 青花缠枝番莲纹碗拍卖记录_拍卖价格
有类似藏品需要鉴定?点击这里开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