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珍收藏
收藏鉴定有唐珍

1988年作 误入崂山 设色纸本 镜心 拍卖记录_拍卖价格

拍品编号:0543

估价:HKD18,000,000—20,000,000

成交价:流拍

拍卖时间:2019-10-06 下午2:30

拍卖地点:香港瑞吉酒店 香港湾仔港湾径1号

拍卖公司:保利香港

1988年作 误入崂山 设色纸本 镜心

作者:吴冠中 (1919~2010)

简介:展览:
1.香港市政局主办,香港艺术馆筹办「叛逆的师承——吴冠中」水墨画展,1995年。
2.「风筝不断线:缅怀吴冠中先生经典作品收藏大展——来自全球华人珍藏」,保利艺术博物馆,2010年。

在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吴冠中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人物。他的艺术思想与艺术实践不仅在同时代中国画家中独树一帜,而且具有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他的艺术作品与美学思想突破传统绘画的禁锢,借鉴西方现代艺术中的形式感,并强调对内心情感的关注,摆脱刻画对象的具象化与繁杂因素,作品透露出纯粹性与抽象美。他力图把欧洲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擅长表现江南水乡景色,如初春的新绿、薄薄的雾霭、水边村舍、黑瓦白墙,和谐、清新的色调,宁静、淡泊境界,使画面产生一种抒情诗般的感染力。吴冠中先生自70年代开始进行中国画创作,且力图运用中国传统材料工具表现现代精神,以此探求中国画的革新。于此同时,在美术理论上,他也颇有建树,在改革开放之初便提出形式美与抽象美的振聋发聩的强音,影响着一代人对美与形式的理解。他的水墨作品构思新颖,表现手法质朴自然而又充满现代感,将诗情画意通过点、线、面的交织而表现出来。他善于简化对象,以半抽象的形态刻画水乡风景音乐般的律动,并融合着饱满的乡愁情绪及自豪感,既富东方传统意趣,又具时代特征。从20世纪80年代起,先生的艺术观念与绘画创作在中国画家群体中获得广泛关注,尤其是他对于笔墨的理解,推动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变化与发展。
〈误入崂山〉以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及其渲染之法,糅以极其西式的点线结构,状出了典型的崂山山景。〈高树雪山〉从写生中抽取对象最根本的视觉特征,在点、线、面的流畅组合组合下让心中之自然映射跃然纸上,通过艺术之眼将实景中美的抽象因素展现出来。

1995年10月,香港艺术馆举办了吴冠中画展,冠名「叛逆的师承」,作品〈误入崂山〉也随之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吴冠中说:「我很乐意加于我的这顶「叛逆的师承」帽子,倒认为是桂冠,因我确乎一向重视师承的叛逆,对老师、对学生都一样。其实这仍是传统与创新问题的实践。」吴冠中一生的艺术实践,正是对「叛逆的师承」的不懈追求。
创作背景
1975年,吴冠中接受了国家邀请的一项外交任务:当时政府援助坦桑尼亚连结赞比亚的铁路工程已经接近完工,青岛的四方机车车辆厂则负责制造铁路的列车车厢,其中两节车厢将作为国礼,分别送给坦桑尼亚和赞比亚的两位总统作为公务车厢。四方机车厂设计科的朱仁甫邀请了吴冠中前往青岛绘制坦桑尼亚的乞力马札罗雪山及赞比亚的维多利亚大瀑布两张油画作为织锦图像的蓝本。绘制期间,吴冠中常与朋友于青岛周边观光写生,由此便与青岛、崂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二〇〇一年出版的一本名为〈移步换形〉的吴冠中各地写生的游记散文集中,有一篇名为〈误入崂山〉的小文,十分详实地记录了他遇险的经历。
「1975年夏,我和青岛几个朋友去崂山写生,当时青山和黄山一带不让通过,吉普车绕道李村,将我们送到华严寺下渔村旁的一个连队里落脚。有人想了个好主意:我们随车回去,到北九水下车,然后翻山到华严寺,据说只要两个多小时,这样对崂山先认识个全貌,以便以后选景。事情就这样决定了,司机绕道送我们到北九水。我们吃了饭,问清方向路线,出发时将近下午一点钟。一路美景可多了,茂密的林,怪样的石,还有被遗弃了的德国别墅。渴了,随时可遇崂山矿泉,边走边评论景色,评论构图,无拘无束,仿入世外桃源。然而不知什么时候,早已看不出道路,连人走过的痕迹也没有,我们仗著有六个人,不怕,朝着估计的方向攀登,爬过一岭又一岭,始终被陷在山丛中,总望不见海,渴了也遇不着矿泉了。日西斜,「着急」在每个人的心底暗暗升起,却互相安慰:离华严寺大概不远了。天色渐暗,我想起白天解放军的介绍,说崂山里有狼,毒蛇也多,还曾出现过没有查清楚的信号弹……我们高高低低在杂草里乱钻,有时攀着松树跨过滑溜的峭壁,管它毒蛇不毒蛇,逃命要紧,首先要辨清海在哪一方啊!如今方向也弄不清了,六个人又有什么办法呢,六十个人也抵不住黑暗来袭。」我们继续挣扎,但预感到糟糕的下场了!终于有人隐隐听到广播,于是立即朝广播的方向猛赶,通身汗湿,广播的声音愈来愈近,终于在月色朦胧下绕出了山,进入村庄,见到人家灯火时已近晚上十点钟了。这里属即墨县,我们所住的华严寺渔村属崂山县。第二天,主人请我们吃了一顿名贵的红磷加吉鱼,由公社的拖拉机将我们送回到崂山县住址,后来别人捡了一块很坚实的崂山石送我,我请王进家同学在上面刻了四个大字留念:「误入崂山」,此石迄今保存在我的案头。」
崂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有着「海上第一仙山」之称,清代乾隆年间即墨知县尤淑孝有诗赞曰: 「振衣直上最高峰,如发扶桑一线通。只有仙灵营窟宅,更无人迹惹天风。群山岳岳凭临外,大海茫茫隐现中。持较岱宗应特绝,碧天咫尺彩云红。」这一误入崂山的经历,带给吴冠中的触动和记忆是真实且深刻的,十余年挥之不忘,心悚长久且真切。于是便有了「十余年后忆前事,纵横交错入画图。」
叛逆的师承
70年代起,吴冠中先生专注于油画,借西方油画色感表达中国情意的风景景观,亦逐渐熟悉水墨这一媒介;80年代,他开拓了彩墨绘画,使中国水墨线条的蜿蜒流转,整体的银灰色调与彩墨色点的跃动节奏相融合,呈现现代艺术所追求的形式美感,达到「中国画现代化」的突破;90年代,他则达到「水陆兼程」的无上高度,在油画及彩墨两方面都达到成熟巅峰。
〈误入崂山〉(图右)与保利香港2017年春拍LOT438作品〈松林〉(图左)同是吴冠中80年代典型的「银灰色时期」成熟力作,也都是其同类题材作品中极其别致的作品。两幅作品对山林中「树」的刻画都体现着创作者的艺术理念与追求。吴冠中先生在其散文〈说树〉中,表达了自己对故乡树木的怀恋之情,以及他对家乡老树的思考,除了撰文写树,吴冠中先生亦不知疲倦地为古树画魂,从80年代的〈误入崂山〉、〈滨海树林〉、〈迎客松〉到90岁时的〈天涯〉,树成为了吴冠中最擅长、最具特色、也是最能体现其艺术理念和艺术追求的重要题材。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先生足迹所到之地,各样树木,无不被收入画中。从写实、具象到写意、抽象,无论怎样的视角与意图、技法与材料,吴冠中先生笔下的丛林树木,总能让欣赏者产生一种生机盎然、玄幻神奇之感。
「树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生命之树长青,其实是艺术生命长青,人总是要死去的,艺术才能跨越时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作者永存在艺术中。然而艺术极难成活,比树难活多了。人们说风格是人,也可说风格是树,像树一样逐渐成长。树的年轮是一年一年添增的,而风格的形成还往往不一定与岁月成正比,未必越老越有风格,但却绝对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
〈说树〉——吴冠中
值得一提的是,吴冠中先生极少在自己的作品中题字,其所占画幅之狭小,其字迹之隐、淡,是先生的一种个人习惯与特色。而〈误入崂山〉画上的题记写道:「一九七五年,黑云犹压城,不忘写生乐,偕德侬等误入崂山。松石间竟日不过人影,偶见狼蛇,渐惶恐,呼道士无应。数度攀峰,窥大海,测方位。傍晚,遥闻村落广播声,踏月奔跑,午夜出山,已抵他县,庆活命。十余年后忆前事,纵横交错入画图。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吴冠中,龙潭湖畔。」 此题识打破惯例,题字异乎寻常之多,占据画幅之宽广。落字多,说明其注入和要借此表达的思想和情节多;书写宽广和显著,既是画面平衡、圆满之需要,也是其构思之匠心所在。由此推断,此件画作应是吴冠中先生倾注心力和极其钟爱的作品。文与画的相辅相成使得这段历险带给先生的触动跃然纸上,观众似乎可以身临其境地欣赏与领略这段传奇经历。
〈误入崂山〉以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及其渲染之法,糅以极其西式的点线结构,状出了典型的崂山山景。点线的搭配简洁、构图的气韵生动、笔墨的着意着力。它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意境为载体,用逐抽象的符号展现简化了的形象与构图,展现了八、九十年代吴冠中绘画风格向概念性的转变。整幅画面几乎只运用水平或垂直的线条,在粗细、疏密的细微变化中,林木的繁茂与叠错,真实而生动地跃然纸上;缤纷的色点表现出树的意象,用具有现代设计构成特点的造型与笔墨来对树的形象进行重构,致力于寻求最简洁纯粹的表达方式。在极强的形式感的表现中,吴冠中充分运用水墨浓淡的变化,以及不同色彩的表现力,营造出远处海面与近处山林的远近关系,树林内的枝桠薄厚交织,光影淋漓,笔触精妙、色彩和谐,形式与质感的刻画与表现,无不达到了最完美的集成与统一,堪称吴冠中先生艺术成熟期的难得佳作。

拍品分类:中国书画>绘画

拍卖会:保利香港2019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中国书画专场 [I]

预展时间:2019年10月3日-6日 上午10:00-下午8:00

预展地点:香港君悦酒店 香港湾仔港湾道1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唐珍收藏 » 1988年作 误入崂山 设色纸本 镜心 拍卖记录_拍卖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