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品编号:0159
估价:HKD350,000—550,000
成交价:413,000
拍卖时间:2019-10-06 上午11:00
拍卖地点:香港瑞吉酒店 香港湾仔港湾径1号
拍卖公司:保利香港
作者:松谷武判 (b.1937)
简介:来源
欧洲 私人收藏(于1994年直接得自于艺术家巴黎工作室)
松谷武判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年轻艺术家们致力于与旧艺术体制分裂,建立属于日本自己的文化艺术自主话语权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当时虽缺乏专业的画廊及美术机构,艺术家们在学校、车站、公园、街头举办了各种艺术展览,吉原治良向年轻艺术家高呼「告别那些在神坛、宫殿、沙龙和古董商店里的『假』艺术……做那些从未被做过的!」 —日本战后最重要先锋艺术团体之一「具体派」就此成立。
松谷武判自小学习日本画,少年时曾经历国家的战争劫难及与结核病长达八年的抗争,五十年代起,被当时刚成立的「具体派」运动精神吸引,从传统的日本具象艺术表达方式转向自由大胆具有实验性的「具体画派」。最初,当时协会主导大权的领袖吉原治良并不同意松谷武判加入「具体画派」,而这起初的拒绝反而激发了松谷不断在媒材及创作技法上寻觅新的实验及创新。五十年代美国出现的「行动绘画」同时给松谷武判以身体行动进行创作的全新理念,创作不仅仅可以用画笔规整地在画布上创作,而是可以通过身体的各个部位,各种肢体的行为进而创作。偶然机会下,他在一位医学院的朋友做的血液实验中见识到不同密度的两种液体混合后所产生之效果之后,产生了用聚乙烯树脂胶进行创作的想法。「1962年,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技法—使用树胶进行创作,这是一种新型且好用的物料。我将它倾倒在画布上,再翻过来,使用风力—而后也用我自己的呼吸代替,树胶渐渐干燥,隆起,长出水泡。这个实验性的创作过程,正正代表着『具体』之意涵:不是用说的,也不是理论,而是实实在在的去实践创作。」松谷武判以聚乙烯树脂胶而进行的创作使其终于被「具体画派」承认而成为代表人物之一。
《作品 65-K》(Lot 160)正充分体现出松谷「具体派」时期以树胶进行创作的特殊技法及美学。艺术家将胶水粘在帆布上,任其自由流动滴落,而后再使用电风筒及自己的吹气,来推动树胶的形态及流动。各层树胶流动形成球状形态,圆润三维的形状效果让人不禁联想到人的肉体曲线,而圆圈中的撕裂弧形线条则有如人身体中破损之伤口,形成了充满生命力的图像。「我将树胶倒在画布之上,它会逐渐凝固形成麻糬团的形状,等到他足够干了将其划破,我认识到此时自己的意识是有机的,既感性而又带有情色,于是,我有了机会,在这行动之中认识到自我。」松谷透过创作而认知自我,并且在此过程中延展创作的精神,正呼应了当时国际艺坛对于抽象艺术的种种挑战与突破。
《作品 65-K》画面主体以各式圆弧状构成,中心为灰黑色椭圆,而中再包含近乎淡蓝、淡黄的椭圆,四周奶白色椭圆的中间是切割口,可见艺术家创作时让树胶自然垂落之形态,画布上起伏有致的凹凸让人联系到人类的肉体曲线,而这深深浅浅的椭圆中心的切割口显露出的黑色,深浅不一树脂颜料的垂落与破裂,则更是犹如人类双目中黑色的瞳孔,仿佛正在审视外部世界,同时也在反省人类自身,而这一精神,同时也与日本向自身内在发展的禅宗精神不谋而合,是艺术家对于人类肉体及心灵内省之探索与深究。
1966年松谷武判获得法国政府的赞助前往巴黎,随后即组建家庭并且在巴黎定居。在法国的生活给松谷带来了崭新的生活及创作灵感。从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开始,松谷开始结合聚乙烯树脂胶和石墨两种不同材质的特性,此时期创作技法在《书体94-6-20》(Lot 159)中得到充分体现,艺术家以石墨勾勒出椭圆形态,椭圆的下部则为胶水及石墨的起伏,石墨的勾勒与下部胶水垂落流动的立体凸起使得画面整体重力偏向下方,厚实而饱满,充分展现出石墨与胶水相容之纹理、深度和重量,为艺术家晚期作品创作技法之代表之作。
此次上拍的两件作品分别代表了松谷武判从1960年代「具体派」的先锋时期,直到1990年创造性的加入石墨的成熟创作时期,展示了其在创作技法与媒材之不断创新,对形态随时间更迭而赋予之不同感悟及意义。表现出松谷穷其一生不断探索,采用各种实验性的材料以抒心意的宏远艺术之志。
我很快就发现了它(胶水)的肉欲感,从那开始我总是尝试在我的作品中表达一种从材料本身散发出的、肉欲的感官。
─松谷武判
拍品分类:西画雕塑>综合媒材
拍卖会:保利香港2019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现当代艺术专场
预展时间:2019年10月3日-6日 上午10:00-下午8:00
预展地点:香港君悦酒店 香港湾仔港湾道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