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魏晋 中国山水画发展,最早萌芽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以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为开端,开始出现山和水的形象。体现“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艺术风格。
发展于隋唐 到了隋唐时期,山水画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开始成为独立的画科。隋代山水画家展子虔,开创了青绿山水的新风貌。他的代表作《游春图》以俯瞰构图的形式,实现了咫尺千里的效果,体现了当时画家对透视的认识。
宋代发展到巅峰 经过了五代十国的动荡不安,迎来了宋代的统一安定。尤其是宋代市民经济发展,为绘画的繁荣提供了契机。五代北派山水画发展到宋代,主要以李成、范宽和郭熙为代表,三人中尤其以李成、范宽成就突出。
元代文人山水画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山水画中的主流,最为典型的代表即为“元四家”,指的是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四人
明代院体画复兴 明代时期,院体画再次发作,反映在山水画中则是明初的“浙派”,主要以戴进、吴伟为代表。但明代中期仍然出现了杰出的文人画家,被称为“吴门四家”,分别是沈周、文征明、仇英、董其昌。
清代摹古为主 清代山水画画坛逐渐失去了生机,主要代表是以摹古为主的“四王”,分别是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他们重视笔墨,但作画日趋模式化。发展至此,山水画逐渐进入到平稳发展的时期。